苹果详解“空间照片”与“空间场景”:永久格式与临时特效的本质区别
11月7日,据科技媒体最新报道,苹果公司详细解析了“空间场景”与“空间照片”的核心差异,尽管两者都致力于让平面图像变得更加立体生动,但其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却存在着本质区别。
“空间场景”作为苹果在新版操作系统中引入的创新功能,依托“苹果智能”技术实现。它能够实时分析任何非全景的2D照片,通过智能分离图像图层,创造出类似立体模型的纵深效果。当用户在iPhone或iPad上倾斜设备时,可以体验到“窥探”照片内部的独特视觉感受,犹如观看3D光栅卡片。不过,这项功能的特效是临时性的,一旦关闭照片应用,效果便会消失。
相比之下,“空间照片”则是一种专门的文件格式,旨在提供真正的沉浸式3D体验。用户既可以使用iPhone或Apple Vision Pro直接拍摄这种格式的照片,也可以在Vision Pro上将现有的2D照片进行转换。这种转换是永久性的(尽管可逆),转换后的文件会呈现独特的“羽化边缘”效果,使图像能够更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。
这两种技术的核心差异在于:“空间场景”本质上是一种即时生成的观看模式,而“空间照片”则是一种需要专门创建或转换的文件格式。正因如此,它们的应用场景也各不相同。
苹果建议用户不必将空间照片作为默认拍摄选项,更好的做法是先拍摄高质量的普通2D照片,待需要时再在Vision Pro上进行转换。而“空间场景”则更适合用于日常的照片浏览体验,特别是设置为iPhone的动态锁屏壁纸时,能够为任何照片(包括空间照片)增添即时趣味。